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所過之處,或蘆葦依依,或荷花、蓮蓬茂盛,沿岸的店鋪古色古香一字排開,稍遠處不時有年代久遠的民居映入眼簾。不過,這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景象并不在江南,而是北方水城——廣府古城。
邯鄲永年的廣府古城有2600多年歷史,位于4.6萬畝的永年洼,城墻四周環(huán)繞著寬約100米的護城河,護城河外是濕地。2021年省旅發(fā)大會期間,廣府古城十二公里環(huán)水觀光項目全線打通。邯鄲市廣府園區(qū)文旅局局長郭永奇介紹,12公里水路,起點在楊露禪故居后蘆葦蕩碼頭,最后回到蘆葦蕩碼頭。中間穿越千畝蘆葦蕩、南潭路大橋、百花島、正在設(shè)計建設(shè)的毛遂公園以及清暉書院等。
【資料圖】
廣府護城河
冬季的廣府蘆葦蕩
廣府弘濟橋
廣府武家大院
從水路途徑的水街碼頭上岸,就來到古城西側(cè)的廣府水街。水街臨水而建,占地500多畝,是河北省第六屆旅發(fā)大會改造提升項目之一。水街長約2公里,投資超過一個億,占地面積500余畝,由185間主體建筑組成,街上的商戶有300余家。包括集散廣場、文化商業(yè)街、民宿體驗街、小吃商售一條街、商務(wù)會議中心、停車場等等功能區(qū),融合特色美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閑、養(yǎng)老、水上觀光。
廣府古城最早有城池的記載是春秋時期,被稱為“曲粱”,朱元璋洪武元年,設(shè)立廣平府,下轄九縣一州。登上城墻俯瞰廣府城,城內(nèi)官署、廟宇星羅棋布,城外四周蘆葦、荷花遍布,水道兩旁垂柳依依。
自古以來,廣府古城周邊就有“淺植葦?shù)?,深種蓮蒲”的習(xí)慣,靠水吃魚順理成章,所以廣府酥魚是當?shù)刈钣忻拿朗持?。一尾酥魚從頭吃到尾,魚骨都是酥軟的。走進古老的街巷,沿街酥魚店一個個依次排開。邱英濤家的好再來特產(chǎn)店在廣府古城的南街,到她已經(jīng)是第5代了。
邱英濤說,附近好幾條街幾乎家家都會做酥魚。過去,這里的人們打上魚,大魚用來做宴席,小雜魚上不了席面,就留著自家吃。雜魚先刮鱗破肚晾干,再過油炸,加入蔥、姜、蒜、醋、白糖等佐料,放在砂鍋里,先用大火燉一小時,再用小火燉七、八個小時。雖然燉的時間長,但是魚還是一整條,不會爛,不過,刺都是燉酥的,所以叫酥魚。
漫步古城,游覽完弘濟橋、楊露禪故居、武禹襄故居,坐著游船穿越荷塘、葦池,到永年洼國家濕地公園觀賞完白鶴、大天鵝、小天鵝等珍奇鳥類,飯點兒回到古城,嘗嘗流傳經(jīng)年的酥魚。一路打卡北方“水”城完美結(jié)束。
關(guān)鍵詞: 廣府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