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石油部長穆罕默德·奧恩近日表示,利比亞原油產量將提高到每天“略多于”100萬桶。這對這個北非國家來說是一個里程碑,自4月中旬以來,該國的原油產量已經減少了一半以上。自2011年利比亞內戰(zhàn)爆發(fā)以來,利比亞的原油產量可謂跌宕起伏、波動劇烈。利比亞原油產量的波動也時常撥動著市場的“心弦”,尤其是在偏緊的供需格局下,利比亞減產的消息往往也伴隨著油價的上漲,利比亞石油產業(yè)對原油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本文主要介紹利比亞石油產業(yè)的情況,并進一步揭開利比亞石油產量劇烈波動背后的原因。
圖為EIA原油全球供需平衡變化
圖為全球經濟增速與原油需求增速對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地質條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
利比亞2021年其石油探明儲量為480億桶,居世界第10位,2021年利比亞石油產量達125.2萬桶/天,位居世界第17位,占世界產量的1.31%,其儲采比約為105.其中,2021年利比亞的原油產量為114.8萬桶/天,占OPEC原油產量的4.37%。
圖為2021年世紀石油探明儲量排名前10國家
圖為利比亞原油出口地區(qū)
利比亞生產的原油具有低硫輕質和高效環(huán)保的特點,這使得其更受石油進口國的青睞。也正因如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北非國家從獨立之初就被美國所重視,美國專門制定了相關政策來維持與利比亞的良好關系。除此之外,利比亞錫爾特盆地地勢平坦,開采難度小,也使得原油開發(fā)成本和運輸成本相對較低,這些優(yōu)勢使得利比亞在原油開采初期的發(fā)展十分順利。天然的地理與地質優(yōu)勢提高了利比亞的石油競爭力。由于利比亞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從利比亞前往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臘、土耳其等國都較便利,因而西歐國家也是利比亞原油的主要出口地。
圖為利比亞地形
內戰(zhàn)影響:石油生產和出口遭受沖擊
利比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淪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英、法兩國占領;1951年獨立,成立伊德里斯王朝。在利比亞獨立前后,大部分利比亞人都從事農業(yè)或者畜牧業(yè),沿海有少部分人從事漁業(yè)。全國大部分人掙扎在貧困線上,耕地僅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即便是外來侵略者往往也只占領利比亞相對富裕的沿海一帶。
1969年,以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fā)動“九月革命”,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2011年,利比亞爆發(fā)內戰(zhàn),卡扎菲政權正式倒臺,反對派成為利比亞執(zhí)政當局。此后,利比亞陷入長期的戰(zhàn)亂沖突,最終形成兩大勢力割據對峙的局面——盤踞在首都的黎波里的民族團結政府和以東部城市圖卜魯格為核心的國民代表大會兩大勢力。長期的混戰(zhàn)也使得當地的石油生產和出口時不時遭受沖擊。
圖為利比亞原油產量
產業(yè)變遷:國內外對能源激烈爭奪
在伊德里斯王朝期間,根據1955年頒布的《石油法》,利比亞政府可以獲得外國石油公司扣除開采成本和經營管理費用后凈收入的50%。但在這個階段,利比亞的石油定價銷售權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1961年,為增加政府石油收入,利比亞修訂了《石油法》,重新規(guī)定了外國石油公司的課稅項目,還明確了未來的特許開采權將以投標競爭的方式授予。
1962年,利比亞加入了OPEC,在OPEC的幫助下,利比亞1965年通過了《石油法》修正案,該法案削弱了在利比亞進行生產的獨立石油公司的特殊地位,自此利比亞所有石油公司以同等標準納稅。
1968年4月,利比亞國有石油公司——利比亞石油總公司(LIPCO)成立,以處理國家石油工業(yè)中一切相關的國內外事務,包括計劃并實施國家石油政策、確定和維持油價等。1969年,利比亞提供了西歐六國(除摩納哥)四分之一的石油供應量,成為世界第六大石油生產國和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國。
1969年,卡扎菲通過政變上臺后,美國在利比亞的最大利益已經由軍事基地轉向石油經濟利益。1971年年底,利比亞開始實行石油資源國有化政策,卡扎菲將英國石油公司在利比亞的薩里爾油田收歸國有,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利比亞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1972年,利比亞政府決定將外國石油公司51%的股份收歸國有,以實現對石油主權的管控。經過3年的斗爭,利比亞陸續(xù)將外國石油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收歸國有,石油生產的75%已由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所控制。
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北海石油的出現以及與尼日利亞油田的競爭加劇,利比亞政府開始考慮國內石油資源的可持續(xù)開采。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致使20世紀80年代國際石油市場供過于求,油價下跌,利比亞在1980年先后減產兩次。
1981年1月,里根就任美國總統后開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層面打壓利比亞;同年8月,利比亞與美國爆發(fā)了蘇爾特灣空戰(zhàn),兩國斷絕外交關系。1982年,美國對利比亞實行石油禁運,包括埃克森在內的美資石油公司先后從利比亞撤資,加之國際油價下跌,利比亞經濟受到重創(chuàng),石油出口數量減半,國民經濟嚴重下滑。
在所有美資石油公司撤離后,歐洲石油公司與利比亞政府建立了長期友好的開采貿易關系,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利比亞的石油出口危機,1988年,利比亞出口原油數量開始攀升。但好景不長,1991年11月,美國聯合英國、法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指控利比亞策劃1988年洛克比空難事件。1992年2月,針對利比亞的國際制裁開始實施,1993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843號決議,對利比亞實施額外制裁:凍結利比亞國外資產,加強禁運政策,禁止利比亞在碼頭及煉油廠使用某類設備,打擊利比亞國家預算主要來源的石油工業(yè)。
從聯合國制裁發(fā)布起直至2000年,利比亞的石油出口穩(wěn)定在100萬桶/天,主要的買家為意大利、德國、西班牙、希臘等歐洲國家。由于這幾個國家對利比亞的優(yōu)質石油產生了不小的依賴性,他們在制裁利比亞問題上并未同美國達成一致。意大利石油公司通過對政府的游說,確保了利比亞和意大利之間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德國、瑞士也同利比亞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在利比亞成立石油公司。
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利比亞明確表示同意向洛克比遇難者親屬支付27億美元的巨額賠償金,并承諾在國際反恐斗爭中與美國進行合作。2004年1月,美國資深眾議員韋爾登率國會代表團訪問利比亞,雙方就建立和促進兩國平等關系的途徑進行了探討,美國、利比亞關系破冰。在制裁宣布解除后,利比亞的石油出口大幅度上漲,之后一度達到140萬桶/天,利比亞在蘇聯解體后迎來了石油產業(yè)的黃金發(fā)展期。
2008年,國際油價大跌和全球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了利比亞的石油收入,失去石油收益的潤滑,利比亞三大部落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在內部和外部的傾軋下,2011年2月利比亞爆發(fā)內戰(zhàn),10月卡扎菲被殺,利比亞開啟了分崩離析、戰(zhàn)火不斷的混亂局勢。利比亞主要產油區(qū)錫爾特盆地是在內戰(zhàn)中損害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其4個碼頭——伊賽德、卜雷加港、拉斯拉努夫和祖埃提納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2011年9月1日,60多個國家在巴黎召開“利比亞之友”會議,商討利比亞戰(zhàn)后重建工作,利比亞開始由內戰(zhàn)向戰(zhàn)后重建過渡。海外資產的解凍短期內滿足了全國過渡委員會和過渡政府的財政需要,為利比亞石油產業(yè)恢復生產提供了資金支持。2012年,利比亞的石油出口量基本恢復至戰(zhàn)前水平。
2013年至2016年,利比亞各方勢力對石油能源進行激烈爭奪,封鎖主要港口,石油設施遭到嚴重破壞,能源領域員工罷工和停產事件頻發(fā),民眾圍堵油田和煉油廠,直接影響了當地石油的生產和出口。2020年1月,東部政府武裝封鎖了利比亞東部所有石油出口碼頭,關閉了連接西南地區(qū)主要油田Sharara和El Feel到沿海的管道,因而在202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利比亞的海上油田是唯一在生產的油田,2月至9月期間原油的日均產量僅為10萬桶。直至2020年10月利比亞東西方政府簽署?;饏f議,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解除不可抗力,石油產量復蘇。
產量展望:供應彈性較為脆弱
21世紀以來,利比亞內部戰(zhàn)亂事件屢見不鮮,戰(zhàn)亂頻發(fā)使得當地的石油生產長期受到影響,戰(zhàn)亂中經常封鎖石油港口也進一步影響該國的石油出口。一方面,動蕩的政治環(huán)境下利比亞的石油供應波動劇烈,另一方面長期缺乏由國家石油公司提供的油田開發(fā)和基礎設施維護資金進一步阻礙了當地石油產業(yè)的發(fā)展,利比亞的石油供應彈性也較為脆弱。
當前油市的供需結構已由供需偏緊向供需寬松過渡,但供需缺口有限的情況下,如若后期利比亞內亂再度爆發(fā)拖累供應增加進程,原油供需結構轉換進程將放緩,油價下行阻力也將增加。(作者單位:廣發(fā)期貨)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