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料圖片)
印度減產傳言
近日關于印度減產的傳聞再起,由于9-10月降雨過多,產量或從榨季初期預計的3650萬噸的水平下調至3450萬噸,引發(fā)市場對于印度第二批食糖出口或減少的擔憂,原糖出現(xiàn)反彈重回20美分/磅。
2
增產預期太滿,減產消息對盤面的擾動升級
榨季前期良好的天氣條件,以及擴張的種植面積,印度增產的預期強烈。今年 6-9 月印度的季風降雨比正常水平高 7%,這有利于甘蔗的生長以及單產的增加。根據(jù)印度糖業(yè)協(xié)會的預估,22/23 年度印度的甘蔗種植面積有望從 559 萬公頃增加約6%至 590 萬公頃,在單產方面根據(jù)路透的預估顯示,印度22/23 年度的甘蔗單產將較 20/21 以及 21/22 年度出現(xiàn)明顯的上升,同比增加約 1.4%;因此在榨季初,ISMA預計22/23 年度印度仍將維持一個偏高的食糖產量,根據(jù)印度糖業(yè)協(xié)會的預估,在考慮到 450 萬噸的制醇分流后,印度仍將維持高產達到 3650 萬噸,同比增加約 2%。在保證了國內預計 2780 萬噸的國內消費后,印度預計將有 800 萬噸-900 萬噸的食糖出口需求,這仍是歷史絕對高位水平;在目前第一批600萬噸的出口配額之后,此前預計仍將有200-400萬噸的食糖可出口。
前兩周AISTA 預計本榨季印度產量為 3450 萬噸,低于糖業(yè)協(xié)會 10 月預估的 3650 萬噸,產量下調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 AISTA 預計制醇對于食糖的分流將增加 50 萬噸至 500 萬噸,原因二是榨季初期降雨過多對于其單產的影響;由于產量的下調,預計本榨季印度出口量降至 700 萬噸,低于 ISMA 預估的 800 萬噸,在扣除已經(jīng)發(fā)放的 600 萬噸第一批出口配之后,意味著第二批食糖出口配額或僅有 100 萬噸;此外印度第一批出口配額已經(jīng)基本用完,貿易流緊張的問題預計將再度成為原糖定價的核心,驅動原糖在上周出現(xiàn)反彈。
本周二,印度一位高級行業(yè)官員表示,由于主要產區(qū)的甘蔗產量受到陰雨天氣影響,22/23年度食糖產量預計由3450萬噸,較之前的預估下調4%,關于印度減產的傳言再起,在當前偏緊的貿易流下,印度若出現(xiàn)超預期的減產,或導致貿易流修復的時間窗口再度推遲,市場需要巴西和泰國糖進行補充。
3
再次給03逼倉一定可能性
在之前《糖史演義原:糖創(chuàng)六年新高,“逼倉”傳言再起》中我們提到,目前巴西基本收榨,泰國還未進入榨季高峰,此時印度成為市場供應的唯一主力,因此原糖容易在當前得到季節(jié)性的支撐,但常常價格圍繞印度出口平價進行波動,而今年價格卻早已超過了印度的出口平價,一方面是前文提到的貿易流的問題;第二方面是交割的問題,根據(jù) CME 的數(shù)據(jù)顯示,歷史上原糖 03 合約的交割品主要為巴西糖,而今年巴西 12 月巴西主產區(qū)圣保羅將迎來持續(xù)性的降雨,這將導致原本計劃壓榨的糖廠提前收榨,根據(jù) Datagro 預估將有 800-900 萬噸甘蔗(80 萬噸食糖)只能在 23/24 榨季初期進行壓榨,此外目前巴西由于前期的大量出口,中南部食糖庫存處于相對低水平,預計后期可出口的原糖數(shù)量受到影響 。
而印度方目前出口白糖的利潤高于原糖,這一定程度上更加劇了短期原糖供應的緊張,讓市場開始擔憂是否有足夠的原糖能夠用于 03 合約的交割,因此資金開始逐漸青睞近月合約,也有了市場傳言的“逼倉”一說;而目前關于印度減產的傳聞再起,或導致第二批食糖出口數(shù)量遠低于此前預計的200-400萬噸,普氏的報告曾提出,最壞的結果或導致沒有第二批食糖出口配額,進一步給了03逼倉邏輯一定的可能性。
當前全球貿易流依然緊張,巴西提前收榨、泰國推遲開榨、印度傳出減產的傳言,市場開始擔心 03 合約是否有足夠的交割品進行交割,資金重倉 03 合約,原糖預計維持強勢,后期關注印度新一批市場出口的情況;國內春節(jié)將至,備貨的提振已經(jīng)告一段落,市場的炒作熱情明顯降溫,目前國內缺乏有效話題,預計節(jié)前在原糖的帶動下維持小幅震蕩的走勢;春節(jié)期間原糖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體現(xiàn)在印度或公布新一輪估產和第二輪出口配額的政策,謹防預期差對盤面的擾動,操作上,觀望為主。
(文章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關鍵詞: